【行業新聞】向自動化、智能化和網絡化發展,環境監測儀器發展趨勢
瀏覽次數:43021
時間:2021-09-13 13:59
環境監測儀器(digital thermometer)是用于監測室內外環境各項參數的儀器總稱,通過對影響環境質量要素的代表值的測定,確定環境質量(或污染程度)及其改變趨勢。
工作原理
環境檢測的過程一般為接受任務,現場調查和搜集資料,監測計劃規劃,優化布點,樣品采集,樣品運輸和保存,樣品的預處理,分析測驗,數據處理,歸納評價等。
環境監測的目標:天然要素,人為要素,污染組分。
環境監測包括:化學監測,物理監測,生物監測,生態監測。
開展趨勢
現在,全國已形成了國家、省、市、縣4級環境監測網絡。共有專業、職業監測站4800多個,其中環保系統2200多個監測站,職業監測站2600多個。國控的空氣質量監測網站103個、酸雨監測網站113個、水質監測網站135個。此外還建有噪聲監測網、輻射監測網、區域監測網等。
到2005年,國控環境監測網絡調整為:環境空氣監測網站226個,測點數793個;酸雨監測網站239個,測點數472個;水質監測網站197個,監測斷面1074個;生態監測網站15個。
現在,我國已制定各類國家環境標準410項,覆蓋了大氣、水質、土壤、噪聲、輻射、固體廢物、農藥等范疇。已展開了環境質量監測、環境質量周報、日報、預告監測;污染源監測、污染事故應急監測、污染物總量控制監測、污染源解析監測,環境污染管理工程效果監測等等。需監測的污染因子達百余種。
環境監測及監測儀器開展趨勢:
1、以現在人工采樣和實驗室分析為主,向自動化、智能化和網絡化為主的監測方向開展;
2、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方向開展;
3、由較窄范疇監測向全方位范疇監測的方向開展;
4、由單純的地面環境監測向與遙感環境監測相結合的方向開展;
6、環境監測儀器向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電子、光學等技術歸納使用的高技術范疇開展。
來源:網絡